发布日期:2025-02-05 09:19 点击次数:127
在之前的文章里,大家已经了解到,李云龙和田雨才结婚三天,就因部队发起战役而匆忙归队。在南下的途中,李云龙还顺道在武夷山剿灭了一伙土匪。然而,让李云龙万万没有想到的是,这次战役竟让他的主力C团遭受重创。
李云龙南下参战李云龙一路风尘仆仆地赶到厦门a兵团指挥部,一抵达便立刻向兵团政治部刘主任询问自己部队的位置。刘主任告诉他,他的师已在莲河口集结,正准备渡海参加金门战役。李云龙听闻后,当下就要前往部队亲自指挥。但刘主任却表示,现在没有车辆可派,而且公路也不安全,工兵正在连夜排雷,所以李云龙是住也得留下,不住也得留下。

当天晚上,李云龙心事重重,辗转难眠。一会儿在地上来回踱步,一会儿又在床上翻来覆去。就连小陈因为不洗脚,也遭到了李云龙的一顿臭骂。就在这天夜里,李云龙手下的主力C团以及兄弟师的两个团,乘坐临时征集来的百十条木帆船,冒着风浪和猛烈的炮火,开始向金门岛发起登陆作战。一整夜,李云龙几次被噩梦惊醒。
第二天,李云龙赶到莲河口师部时,只见指挥部的气氛紧张得令人窒息。副师长于长江和政委林浩顾不上与李云龙寒暄,直接向他汇报了登陆部队的情况。果不其然,李云龙的主力C团此次恐怕凶多吉少。

此次登陆金门岛共分为两个梯队,第一梯队由三个团组成,共计8000多人。由于船只数量有限,只能等第一梯队登陆后,再返回接第二梯队登岛。不过,登岛的这三个团并非属于同一个整建制师,而是分别隶属于三个不同的师。并且,因为没有统一的指挥机构和师级以上的指挥员,导致这三个团各自为战,只注重纵深突击,而忽视了两翼的掩护。
此外,他们还不熟悉潮汐规律,致使第二天天亮后运送兵员的船只搁浅,最终全部被敌军炸毁。整装待发的第二梯队因无船可用,只能望洋兴叹。在没有援兵的情况下,国民党金门岛上的守军人数从之前的三万余人增加到了四万余人。再加上指挥失误和情报失误,这三个主力团几乎成了国民党金门岛守军的囊中之物。

李云龙透过望远镜观察着对岸的金门岛,尽管相隔十公里的海面,但激烈的枪炮声依旧清晰可闻。尽管a兵团的远程炮群正在全力为登陆部队提供火力支援,但该炮群的射程勉强只能达到金门岛北岸滩头,而且准确性也大幅降低。更为糟糕的是,在国民党航空火力的打击下,整个福建沿海的船只几乎都被炸沉。第二梯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登岛的战友们孤军奋战。
主力团兵败金门岛李云龙气得一掌拍在掩蔽部的柱子上,顿时尘土飞扬。他终于深刻认识到“两栖作战”的重要性,有兵无船就等于无兵。他感慨地说:“我的C团完了!”就在这时,C团的参谋长董大海从前线打来电话,向李云龙汇报了C团取得的战绩以及目前的处境。当李云龙得知C团仅剩400人时,他沉默了下来……

董大海似乎也察觉到了什么异样,询问李云龙第二梯队是不是来不了了。李云龙不愿欺骗这位与自己出生入死的兄弟,便如实相告,并问他有什么要求。董大海和C团的将士们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,他们只希望在自己牺牲后,上级不要撤销C团的番号,允许重建C团。李云龙不禁流下了眼泪,哽咽着说:“好兄弟你放心,我李云龙用脑袋担保,我一定重建C团!”
董大海与李云龙告别后,步话机突然被一阵枪声打断,随后便没了音信。李云龙举着话筒呆呆地站在原地,副师长于长江和政委林浩摘下军帽,低头肃立。指挥部里的作战参谋、通信兵们都站了起来,人群中传来一阵阵被拼命压抑的抽泣声……

1949年10月26日,经过两昼夜的激战,金门岛终于平静下来。李云龙带着人走上海滩,只见海滩上黑压压的一片人。这些都是没能登岛的第二梯队的战士,他们手持武器,静静地凝视着对面的金门岛。气氛压抑到了极点,指挥此次战役的B军副军长也在一群参谋的簇拥下站在海滩上。
他与李云龙是老相识,以往每次见面都要开几句玩笑。而此刻,他却一言不发,默默地为战死的兄弟们流泪。就在这时,D师1团的一个营长因为自己的兄弟牺牲在对岸而放声大哭。这一举动瞬间点燃了战士们的情绪,上万条汉子齐声痛哭,哭声如排山倒海般震撼人心。李云龙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悲痛,拔出手枪大吼道:“全体向天鸣枪,为牺牲的战友致哀!”

很快,海滩上便响起了“砰砰砰”、“哒哒哒”的枪声,步枪、机枪、冲锋枪纷纷向天空喷吐着火舌,仿佛在愤怒地嘶吼着。而三个主力团,永远地留在了金门岛。李云龙发誓,一定要为战死的兄弟们报仇雪恨。多年后,他凭借着自己亲手培养的一支特种部队,终于实现了这个誓言。